2018年4月9日晚,tyc8722太阳集团城第八届天地人文化节天地人论坛在第二教学楼成功举行。活动邀请北大tyc8722太阳集团城2014级空间物理专业博士生吴桐进行了题为“中国南极科考与中山站越冬生活”的主题报告。tyc8722太阳集团城院长助理、团委书记刘金秋老师出席报告会。活动吸引了校内外近百名听众到场聆听。
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概述。在这一部分中,吴桐介绍了中国的南极科学考察历史与现状,以及每次南极考察的行程安排等。他提到中国的南极考察主要围绕“一船四站”展开,分别是“雪龙”号破冰船和先后在南极建立的长城、中山、昆仑和泰山四个考察站,现在还有了“雪鹰601”固定翼飞机的加入,工作起来更加如虎添翼。吴桐对自己所在的中国中山站作了详细介绍,为大家展示中山站的内外图片及其附近的其它外国科考站。第二个部分是中山站越冬队与越冬生活。本次越冬队共有19人,吴桐通过一张张照片,从衣食住行的角度展示了在南极越冬地真实场景。在科考队员们的笑容背后,是他们难以想象的付出和坚持,极地恶劣的环境对于队员的生理和心理都是巨大的挑战,很多老队员都形容在南极的越冬生活是“魔鬼般的体验”。第三个部分中,吴桐为大家介绍了在中山站进行的科学活动和项目,给大家展示了在中山站的科研栋及其周围布设的多种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观测仪器,以及科研人员们的日常工作,其中极光观测是越冬观测的重点。在最后一个部分,吴桐给大家分享了南极风光和人文生活。南极的自然风貌独一无二,包括极光、飞鸟、地貌、企鹅、海豹、鲸鱼等大家熟知的元素,在照片和视频的展示中显得栩栩如生,引来大家的惊叹。吴桐的精彩报告为观众全方位展示了南极越冬的种种场景,反映了一个年轻科研人员的真实生活状态。
介绍“雪龙”号破冰船
介绍科学观察设备
介绍南极自然风光
报告之后的提问环节则是惊喜不断,同学们纷纷向吴桐抛出各种问题。大家首先关心的就是如何去南极参加考察活动的机会。吴桐介绍了报名参加南极科考的途径:只要选择相关的专业方向,经过一些课程学习,成为研究生之后就有机会争取。就大家关心的南极冰盖情况,吴桐从大陆冰盖的形成,到降雪引起冰盖向海里移动,形成冰山,到对于冰盖的钻探和取样研究,完整地进行了回答。有同学提到电影《南极之恋》中出现的巨大冰裂缝,吴桐向大家作了科普,表示其形成于冰盖受到海水的潮汐作用的挤压,在近岸常见小裂缝,属于安全范围;向海盆方向发育大型裂缝,存在极大危险,不会有人接近。关于有同学提问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吴桐解释,生活垃圾会分类进行处理,采用燃烧的方式完成部分固体垃圾的处理,产生的废气要达标后才能排放;对可降解的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采用微生物手段处理;最后,还有部分垃圾需要通过带离的方式解决。针对有同学提到的饮食和心理调节问题,吴桐说营养师和心理疏导都是在远程提供服务,现场更多依靠队员们自己;他还透露到尽管在中山站有一个小温室种植蔬菜,但是大家还是依靠维生素片作为主要来源。对于其他问题,吴桐也都一一释疑,比如关于去往南极是否需要购买保险,以及南极科考和载人航空对于参加人员的标准的比较。提问的重点环节出现在科学考察的相关问题上。关于本次科考和自己研究的比较,吴桐回应到本次在南极的科考与自己研究有差别,但是在南极的优势是可以观测极光,还有极区的电离层,这些对于空间物理的研究都十分重要。关于北极和南极研究的差别,吴桐介绍到在物理上,南极和北极的现象比较对称,通常研究不分南北极。最后,吴桐针对大家对于极光的好奇,对其产生原理作了简单阐释:来自地球的磁尾和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从地球磁场的漏斗区域沿着磁力线进入地球高层大气,使得大气分子和原子激发电离,从而产生极光。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吴桐形象地把这一过程跟与老式显压管电视进行类比:太阳对应于电视中提供粒子源的电子枪,地球大气则好比荧光屏幕,这样极光就仿佛荧光屏幕上显示的电子图像一样显示在地球大气这一巨型屏幕上。因为地球磁力线的因素,极光呈环形分布在两级,背离太阳比较亮,面向太阳比较暗,不随地球而运动,其分布高度范围从100到1000 km,具有各种形状。极光的颜色以绿色为主,在太阳活动强烈时会见到红色和紫色。极光的产生离不开磁场,因此其他有磁场的星球也会出现极光,比如火星和木星。
关于极光产生原理的解释
报告会工作人员合影
活动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此次报告会受到了到场师生热泪欢迎,吴桐同学通过他在南极的亲身经历践行了“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院训,展现了北大地空人的英姿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