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2017年北大tyc8722太阳集团城“学术希望之星”初赛在逸夫二楼成功举行。来自我院本科四个年级的33组共47名本科生参加了比赛。参赛同学通过风格迥异的科学报告,展现出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别样风采。经过一下午紧张的比赛,最终有10个小组进入决赛,15个小组获铜奖。本届比赛由学院主办,院学工办、团委、学生会承办。郝瑞霞、王玲华、陈斌、田伟、孙敏、何建森、田晖等老师以及张添源博士担任了比赛评委。院党委副书记于超美,院长助理、团委书记刘金秋分别主持了大二大三和大一大四两个赛区的赛事。
参赛同学在进行科学报告
下午一点,初赛正式开始。初赛按照年级分为两个赛区进行比赛。虽然每组参赛选手只有6分钟的展示时间,但比赛过程亮点不断——米兰科维奇旋回模式的探讨、行星比较学的具体运用、生命起源方式的猜想、硫化物与油气资源关系的分析、未来能源开采方法和经济效益的探究、3S技术应用的新方向……丰富多彩的科学报告展现了同学们对地球与空间科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巨大潜力。
17级新生关于米兰科维奇旋回的研究报告
今年有不少17级新生参加了此次“学术希望之星”比赛,其中不少报告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两组选手对米兰科维奇旋回的研究报告:一个经过精确的计算、严密的推理,建立了地轴倾斜角改变导致的地球地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情况变化的科学模型;另一个则从宏观上定性的分析了轨道偏心率、地轴倾角、岁差三大周期的产生和对地球的各方面影响,并试图以此解释一些地质现象。同学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虽然很多人是第一次做科学报告,但是频频得到现场评委老师们的嘉许。
孙敏老师专注地听报告
每组选手在报告后,评委老师依次向报告人提问。在答辩过程中,评委老师对同学们展示的内容进行了点评。老师们的问题集中于科研背景、选题原因、研究过程、成果意义等方面,深入考察了参赛者们的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此外,不少老师也向同学们传授了自己做科研项目和学术报告的经验,并对同学们的报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田晖老师现场指导参赛同学
据悉,2017年北大tyc8722太阳集团城“学术希望之星”决赛将于11月24日在tyc8722太阳集团城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隆重举行。届时,10组参赛选手将决出最终的“学术希望之星”金奖、银奖。期待同学们的精彩表现!